拍卖常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拍卖常识 >

中国国家博物馆八大镇馆之宝赏析,件件都是稀世珍品

关键词:拍卖常识

日期:2023-03-19 16:36作者:admin
我要分享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定是极其珍贵的稀有之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更是我国最最珍贵的宝贝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八件镇馆之宝吧。

  一、先来看一件大家在小学课本上学过的这件宝贝-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左右)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游地区存在的远古先民创造的文化。这件彩陶盆并不是生活器具,而是先民用瓮棺埋葬夭折的儿童,将此盆扣在瓮棺之上当作盖子用的。人面鱼纹图案的含义推断可能是以鱼为饰物的巫师来超度夭折的儿童。

  二、虢[guó]季子白青铜盘

  虢季子白青铜盘这件大盘子是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周宣王时期的青铜盘,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这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盘子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器形巨大,纹饰精美,器内底部铸有非常优美的铭文8行111字,记述了虢季子白率军在洛水北面与严狁作战,大胜后周宣王将此盘赐给虢季子白。

  三、后梁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这件武士石刻是1995年于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王处直是唐朝任命的义武军节度使。此石刻雕工极其精美,色泽鲜艳,是同一时期石刻文物中的上佳之作。王处直墓中出土的仕女浮雕像是河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四、纵目青铜面具

  纵目青铜面具这件纵目青铜面具是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距今约有3600-3100年左右的时间。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此青铜面具上高高突起的眼睛形象是世界范围内独有的艺术特征。

  五、明孝端皇后凤冠

  明孝端皇后凤冠这件明孝端皇后凤冠是1957年在北京明定陵出土,是明万历皇帝孝端皇后的凤冠。这件凤冠顶部饰以数条金龙,云纹下饰以数只玉凤,凤冠上还饰有大量的宝石与珍珠,制作可谓是极其奢华与精美。

  六、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这件青铜器四羊方尊是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炭河里遗址,是我国商代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器物铸造得鬼斧神工,极其精美,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七、宋代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彩绘木雕菩萨这尊宋代的彩绘木雕菩萨坐像是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艺术展厅中最大的一尊,虽然年代久远,仍然可见当时的雕刻工艺十分精美,为我国古代木雕造像的精品之作。

  八、商代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1939年河南安阳武丁村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因其内壁上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这件大鼎曾名为“司母戊,”其实是对铭文文字的误读。

  后母戊鼎铭文后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国家博物馆内馆藏宝物众多,如果细细看来要好几天时间。如果你参观时间较少,这几件镇馆之宝可是绝不要错过哟!

  本文由天涯色彩人原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举报/反馈